一、基本案情
近日,上海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现阳江曾某在其3家网络店铺销售的相关产品擅自使用了本公司“某步”注册商标,遂向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下称“江城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共计10万元。 江城法院判断该案件事实清楚、标的一致,符合简易程序条件,借助阳江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阳江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搭建的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对接机制,迅速将这批案件移送至阳江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二、经验做法
调委会在接收案件材料后,迅速调配了一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调解骨干,对案件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与被告进行多次沟通中,调解员敏锐察觉到被告存在着极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过调解员耐心安抚与引导,对商标知识专业的讲解,被告终于认识到自己侵权行为,敞开心扉道出缘由:原来是原告律师立案之前在沟通时态度过于强硬,提出的调解赔偿金额也过高,这才使得被告心生反感,同时因自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并非蓄意侵权。
面对这一棘手状况,调解员没有丝毫退缩,多次主动与被告深入交流,并为其提供专业的维权援助。从案件材料中抽丝剥茧,向被告详细阐释其行为所触犯的法律法规,在江城法院法官的指导下,运用以案释法的方式,将侵权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清晰直观地呈现给被告。在调解员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被告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同意进入调解程序。
同时调解员还深入钻研案件材料,发现被告开设的3家网上店铺销量低迷,销售范围极为有限,敏锐地抓住这一关键突破口,主动与原告律师展开沟通,诚恳地向对方提出建议:希望权利人能够适当降低赔偿金额,以促成调解成功。如此一来,不仅能达成双方和解,还能大幅节省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时间和成本。
通过组织多轮电话沟通调解,深挖双方真实诉求,最终组织远程线上调解,实现“面对面”交流。被告真诚地向权利人表达了歉意,其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权利人,最终权利人同意以整体打包3个案件、共计2万元的方案进行调解。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被告虽认可赔偿方案,却因经济条件所限,一时难以拿出如此大额的赔偿金。关键时刻,调解员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迅速提出采用分期付款的履行方式。这一建议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很快得到了原被告双方的一致认可,赔偿金额分三期支付,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署调解协议。
三、典型意义
本案中,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破难题的专度优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商标业务知识,对商标知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剖析,打开被告调解意愿之门。充分发挥高效调解速度优势,在整个调解过程中,仅一个月短时间内,克服了被告抵触、赔偿金额争议、支付困难等诸多问题,成功促成调解,避免了案件进入繁琐的诉讼程序,大大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以高效的方式解决了纠纷,提升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充分发挥柔性暖人心温度优势,调解员在面对被告因经济条件所限,一时难以拿出如此大额的赔偿金,给予被告充分尊重和理解,提出采用分期付款的履行方式,积极平衡双方关系,让双方感受到调解组织的关怀与温度。调委会从“专度、速度、温度”三个角度切入,不仅巧妙化解了矛盾,更修复了受损的信任关系,让当事人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过程中实实在在感受到调解的高效,同时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调委会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