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安徽滁州琅琊山庙会人潮涌动,尽显人间烟火气。在这场传承千年的民俗盛会中,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滁州分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展会现场,为入驻企业及商户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实现文化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向奔赴”。
制定方案全程监管,筑牢庙会知识产权保护防线。根据琅琊山庙会工作要求,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制定《2025年琅琊山庙会保障方案》,在方案中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内容进行细化,责任到人,在庙会筹备阶段,维权工作人员便深入各参展商处,详细讲解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对参展商品进行初步筛查,杜绝侵权隐患。庙会期间,工作人员依据职责分工有序开展工作,同时设立快速响应机制,现场固定证据,依规进行处置,确保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无死角、无遗漏,全力维护庙会良好的市场秩序与文化创新环境。
驻展移动维权点,构建庙会知识产权普法新场景。庙会核心区构建驻展服务“移动维权点”。印有“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红色帐篷在一群商户中格外醒目,一搭好便有群众围了过来。相比于琳琅满目的商品,展台上则是摆满了报纸、宣传册。面对好奇的围观群众,工作人员向他们分发宣传资料,如中国知识产权报、维权援助工作手册、知识产权宣传商标篇、专利篇,并逐一介绍了知识产权纠纷的类型及维权路径。并以现场展销商品为例,现场科普宣传常见商标标识及使用规范等,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
组织展会巡查,保障庙会知识产权监管有序。由分中心工作人员、知识产权条线的行政执法人员及行业专家组成“诊断小组”,对琅琊酥糖、施集毛峰、龙岗芡实、金玉滁菊等多家本土特色参展企业开展巡查工作。了解企业商标注册情况及经营状况,检查企业是否规范使用商标标志标识,并为企业答疑解惑。为老字号企业把脉问诊,对5家企业提出商标续展预警、专利布局优化等建议9条。现场还接到明光艾草协会关于商标侵权纠纷的维权援助线索若干,现已启动快速核查程序,第一时间帮助用标企业维权。
此次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强化了市场监管在传统文化领域守护者的角色,更探索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节会深度融合的新范式,让庙会不仅是民俗文化的盛宴,更是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传播的重要阵地。下一步,安徽省将进一步畅通展前、展中、展后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方位、全流程护航展会,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保护创新,守护我们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