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石嘴山市为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抢抓机遇,对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发展规划,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以反向协作为结合点、以跟踪落实为主线,采取“两点一线”工作方法,打通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跨部门移送堵点,推进知识产权案件行刑反向衔接落实,高质效办理好每一起知识产权行刑衔接案件,实现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效果。
一、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构建协同保护机制
石嘴山市不断总结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过程形成的工作经验做法,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探索完善工作机制,畅通监督渠道,搭建起多方协作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形成打击整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工作合力,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石嘴山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联络会商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333”工作模式被自治区列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举措典型经验。全年行政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线索1件,向外地行政机关移送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线索2件;司法机关向行政机关反向移送案件线索9件,均已办结。
二、以反向协作为结合点,确保行刑无缝衔接
石嘴山市各级检察机关依托刑事案件,充分发挥综合履职优势,不断探索创新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机制,2024年对因犯罪情节轻微拟作相对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向行政机关制发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检察意见书2份;在深化行刑衔接的同时,积极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4份。行政机关共办理5起侵犯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政处罚移送案件、1起假冒注册商标卷烟行政处罚移送案件。石嘴山仲裁委员会与市场监管局合作,成功调解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实现石嘴山市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案件“零”突破。
三、以跟踪落实为主线,实现移送办理闭环
2024年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在查处某火锅店虚假使用“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案中,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并将相关案源线索一并移送商标持有人所在地盐池县市场监管局。移送不是最终目的,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妥善做好案源移送的后半篇文章,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与银川市和河南许昌市相继签署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安排一名联络员,实时跟踪移送案源的处理进度,对于线索移送涉及的管辖问题、案源对接问题、线索处理进度反馈问题等,积极主动对接接收机关,实现同频共振。盐池县市场监管局对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等的行为,及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督促授权人整改,保证了移送线索处理到位,实现处理衔接闭环,我市逐渐形成了从线索发现、证据固定、移送案源、再到形成机制、跟踪落实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执法协作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