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是未来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库,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一直是合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但高知、高智商的在校学生,在面对需要付费知识产权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便于隐匿个人信息、删除痕迹的互联网领域。
9月12日11时许,南京某企业电话联系合肥保护中心,称上午10时许其公司某软件被IP地址位于合肥某高校的网络用户下载并破译,该软件为其公司自主开发,并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该企业经营的主要互联网软件之一,一旦破译软件流出市场,将会对该企业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了解情况后,合肥保护中心迅速联合市宣传部版权管理部门开展维权援助,20分钟完成信息核查,3小时精准“破案”定位在校学生,1小时促成双方和解,既快速化解了纠纷,又有效阻止损失扩大。
首先,快速核查信息,准确定位IP。详细询问网络后台的侵权IP地址、登录端口及时间等信息,经确认确为本地某高校所述地址。第二,建立协同保护机制,联合版权部门处理。依托《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合作框架意见》建立协同保护机制,第一时间与市宣传部版权管理部门联系,确认该企业的软著情况,并开展案件联合处理。第三,依托知识产权联盟,指导高校快速排查。发挥市知识产权联盟理事身份优势,快速联系该校负责老师。指导高校知识产权部门及信息技术部门排查涉案学生。因该校有数万师生,地址又在主教楼,人员流动性大。最终,结合学校课程安排及监控视频等,经过近3小时锁定两个在读研究生。第四,妥善处理软件,促成双方和解。技术人员在核实软件并未流传出后,进行了技术处理,确保不会存在泄露风险,并对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确保学生对尊重知识产权有深刻认识。两名学生也把软件破解过程中发现问题及建议分享给企业,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软件安全性能。至当天下午4时许,企业对两位学生给予谅解,并对合肥保护中心和市宣传部版权管理部门快速“破案”,高效化解企业风险的案件办理速度和质量表示了肯定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