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行以来,不断完善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先后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单位,在2021、2022年度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年度考核中连续获评优秀等次。
当好预审“服务员”。聚焦专利预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驱动作用,已完成主体备案1600家,代理机构注册595家,2023年上半年通过保护中心预审合格后的专利授权量达1625件,占合肥市同期专利授权总量的10%左右,累计接收911家市场主体专利预审申请5612件,2745件专利申请通过预审后获得授权,平均授权周期43个工作日,其中发明平均授权周期47个工作日,实用新型平均授权周期11个工作日,较普通程序缩减85%以上。
当好纠纷“调解员”。深化与法、检、公、司部门合作共建,先后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点、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工作室、市公安局知识产权保护警务联络室、公证法律服务窗口以及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合肥分中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安徽分中心合肥工作站等。探索“专利侵权纠纷批量调解”“集中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互联网+调解+仲裁+司法确认”新模式,完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147件,维权援助14件、专利侵权判定咨询20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6件。
当好政策“宣传员”。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组建党员服务队,先后深入100余家企业调研,开展专利预审、维权援助等各类培训、宣讲30余场,培训市场主体2.2万人次,为30余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对一”辅导。累计完成人工智能、电子核心、智能制造装备3篇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报告,正在推进2个二级和1个三级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以及2个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项目,着力为产业发展、企业创新提供决策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