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之际,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揭牌运行两年。两年耕耘、扶智创新,保护中心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领域,优化流程,完善机制,不断推进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发展完善,切实为创新主体铺就专利预审“快车道”。专利预审服务帮助创新主体快速获得专利授权,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南通创新发展赋能蓄力。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精准把脉助企纾困。
“真情服务映初心,为企解忧践使命。”2023年3月,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秦开举送来一面锦旗,这面锦旗代表着企业对保护中心预审服务工作的肯定和赞许。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筹备上市阶段期间,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有效渠道迅速完善专利布局。保护中心获悉情况后,初步了解到该公司的主要竞争领域集中在电子核心产业的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属于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但是该公司缺少解决“卡脖子”技术的核心专利,且先前递交的发明专利预审合格率和授权率均不理想。中心领导高度重视,选取对应领域的预审业务骨干成立助企纾困专班,对该公司批量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专项审查,对企业的专利方向、撰写质量及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精准帮扶指导,该公司46件发明专利快速获得授权,专利实力得到充实,加快了企业上市的步伐。为邑文微提供靠前专业的服务,配备上市“加速器”,是保护中心运用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帮助企业纾困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保护中心预审服务覆盖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家、上市(拟上市)企业110家、高新技术企业1552家,“旗舰领航”企业211家,为企业专利储备、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赋能助力。
2023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部聚焦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扎实开展“专利预审服务线下宣讲”活动,相关业务负责同志走进通州湾示范区、科创企业、保护中心如皋分中心重点围绕企业关心的“如何发挥好保护中心作用,做到专利快速确权、快速授权”、“如何避免非正常专利申请及低质量申请”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对参会人员在专利预审、专利质量提升等方面遇到的疑问进行逐一解答。
变“沉睡数据”为“良策实招”,前瞻布局引企高质量发展。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是“旗舰领航”行动的重点培育企业之一,该企业希望能够帮助解决水下连接器这一技术问题,并在这一技术领域提前布局,抢占技术高地和市场先机。保护中心详细了解了企业发展历程、当前技术发展方向、相关产业领域和技术研发产出等情况,对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和技术领域现状进行细致分析研判,在深入检索与分析专利技术方案后,结合企业实际技术创新成果,指出专利申请中存在的各类形式及实质性缺陷,帮助企业进一步挖掘技术成果中的创新点,优化专利的保护范围,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并通过专利预审服务加速企业该技术领域专利授权进程,帮助该企业在该技术领域布局发明专利23件。
截至目前,保护中心已对211家“旗舰领航”企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通过行业对比、企业环比分析,形成专利分析报告211份,“一企一策”制作知识产权“导航图”,引导企业前瞻布局,打通发展堵点,高质量进行创新。保护中心开发的“企业专利数据分析调研系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首批地方特色服务项目,该系统免费向我市所有企业开放,为企业专利导航布局提供方向以及指导性建议。
变“职能优势”为“内外兼修”,全面提升预审服务质效。
保护中心内部提高、外部协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优化业务服务流程,在专利快审授权上,建立案件接收、专业分类、案件审查、质量检验、信息分析、文件归档全链条“一站式”服务。通过专利预审互检、质检,及时进行案件跟踪和统计工作,做到预审问题定期总结、预审难点随时交流。不断加强专利预审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内部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培训交流,进一步提升专利预审和检索技能。构建“红、橙、黄”不同等级知识产权风险的监测模型,提升精准化服务质量。
2023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保护中心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协江苏中心的两位资深审查员进行专利检索、创造性评述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并就具体案例进行实战点评。邀请产业专家为预审员介绍我市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在该领域中存在的牵鼻子、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帮助预审员从宏观层面了解智能制造,拓宽预审员的审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