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参加江苏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评审答辩会,以争创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为契机,充分展现专利导航工作在指引产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研发中的作用。
三年来,围绕徐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徐州保护中心组织实施了专利导航项目5个,其中产业类专利导航项目4个,企业类专利导航项目1个;开展产业、区域等专项专利分析10余项;组织开展专利导航标准公益培训5次,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导航”。先后获批“徐州市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江苏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人员队伍建设有高度。徐州保护中心专设综合运用部,具体负责专利导航项目规划、实施及专利导航方面公益培训等工作,专利导航专兼职人员达到14人。进一步健全培养教育机制、激励发展机制,多次派员参加专利信息分析相关培训,有效提升了专利导航队伍整体水平。
数据库资源支撑有力度。根据专利导航工作实际需要,购买了“智慧芽”、“合享”专利数据库;“万得”产业经济数据库;并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共享“知网”等文献数据库资源,为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对接基础有梯度。与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建立了稳定的工作联系,及时获取国家、省、市、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信息和政策指导。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徐工集团、协鑫集团、恩华药业等重点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充分了解本地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创新发展需求。在各县区局知识产权科设立12个分中心,负责辖区经济数据、重点企业情况等信息收集、项目推广运用等工作。
下一步,徐州保护中心将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才建设、加强资源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四方面提升专利导航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