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不断摸索创新,搭建起“三支撑、两结合、一拓展”新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助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一、“三支撑”破解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专业难题。
一是技术支撑。完善合肥市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诉调对接总对总平台、两法衔接平台,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功能完备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支撑平台体系。二是数据资源支撑。汇集丰富专利文献资源,如himmpat、智慧芽、中国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系统、新一代地方增强版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等,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公益专利信息咨询、查询等信息公共服务。三是队伍支撑。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安徽大学法学院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创新实践基地。优选170人技术专家组成包涵三名院士在内的合肥市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库,建立纠纷调解“智库”、“外脑”,持续优化调解专家与志愿者队伍。
二、“两结合”找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重点。
一是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思路,紧抓“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地标性产业领域,基本实现重点产业园区、科研院知识产权工作站、服务站全覆盖,形成知识产权调解快速联动效应;二是结合知识产权确权工作。完善纠纷调解与行政裁决、专利复审无效等知识产权确权工作衔接机制,以安徽省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建设运行为抓手,持续简化行政确权程序,压减办理周期,降低权利人维权时间总成本,试点后半年共完成100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快速化解。
三、“一拓展”向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领域拓展。
获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中心安徽分中心合肥工作站后,支撑全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工作,主动承担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观测地”,维权援助“主阵地”,企业海外发展“支撑地”责任。联合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安徽分中心、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省商标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专家、科研院所专家等,为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出海”企业,提供专业纠纷应对指导,高效化解海外知识产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