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对首都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大兴分中心及怀柔科学城分中心作为市级保护中心职能延伸的有力支点、区域服务的前沿阵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创新,保障各项知识产权服务安全有序开展,确保疫情期间服务不松懈、不掉线、不断档、不打折。
冲锋在前,“同心”战疫不松懈:
大兴分中心8名工作人员均纳入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沉社区名单,定向支援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各个社区卡口以及核酸检测点;分中心另安排1名工作人员前往新媒体汉庭优佳集中隔离点参与一线疫情防控。4月份以来,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停休,累计服务社区、核酸检测点40余次。
怀柔科学城分中心的工作人员战斗在怀柔区社区防控最前沿,分批次在泉河街道湖滨花园小区值守,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二码联查”、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坚决防止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分中心对下沉防疫值守人员采取“两点一线”管理,强化个人防护,构建起守护办事群众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
助企惠民,“贴心”服务不掉线:
经开区分中心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网上办、线上办、咨询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全力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新模式。
为减少人员聚集,商标受理窗口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申请人提供“非接触式”服务,通过微信、QQ、电话等远程指导,申请人不用到现场即可办理业务。商标申请人将扫描件通过微信、QQ发送至窗口人员,窗口人员接到申请资料后,立即在商标网上申请系统为其快速办理各类商标业务。
大兴分中心坚持岗位与人员不脱节,保证常规业务正常进行。分中心实行AB岗,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在岗,保证专利快速确权相关咨询、商标注册及后续服务、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认定以及大兴区知识产权政策项目申报等工作正常开展。
分中心肩负下沉任务的工作人员也对外公布联系方式,利用防疫空余时间以电话沟通、发送信息的方式为有紧急知识产权服务需求的企业开展指导。例如,针对北京波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商标、专利申请,专利布局等方面问题,工作人员均在防疫空余时间通过电话进行多次指导,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多方联动,“用心”宣传不打折: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经开区分中心联动重点园区,设立宣传点、放置宣传资料和服务指引手册,让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从业务大厅走到园区企业身边。在北工大软件园先导基地加速区,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翻阅宣传材料,“专利预审怎么办理?”“公司商标被侵权了怎么办?”“布局专利储备需要注意什么?”……布局知识产权工作体系越来越成为企业刚需,宣传点搭建起从知识普及到专家问诊再到咨询指导的“一条龙”服务,以多层级、多形式、多内容的宣传普及活动链接创新集群。
大兴分中心按照防疫要求,在坚持不聚集的前提下,将线下活动转为线上进行。联合区内专业服务机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九州众创e巢客工作站等单位,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专利快速确权业务、商标注册申请、区级知识产权政策等多个主题的知识产权培训活动。同时,在九州众创科技孵化器、中日创新示范区、北印文创园等辖区重点产业园区,大兴区各镇街市场监管所,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包公普法”公益宣传片,开展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怀柔科学城分中心积极开展“送策上门”活动,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讲,受到高校院所的欢迎。科技管家团队多次与怀柔科学城已经或即将入驻的七家中国科学院院所线上沟通,针对“专利预审怎么申请?”“哪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符合预审服务范围?”等创新主体关心的问题,通过线上方式一一解答。同时,邀请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等方面进行“云分享”。
4月以来,三家分中心为区域内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商标注册等业务咨询300余次;辅导企事业单位专利预审备案50余家;受理商标注册、质押、转让等业务400余件;举办14期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宣讲培训,为10余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对一”辅导,全力实现疫情期间分中心业务正常运转,确保防疫不松懈、服务不断档,有效提升了区域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
当前,全市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疫情防控正值紧要关头。北京保护中心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做好对分中心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市区联动服务精细化水平,确保疫情防控和服务创新“两手抓、两不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