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遭遇了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保护中心”)在保证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的同时,积极做好对知识产权纠纷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管理工作,引导发挥行业自律机制作用,确保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不停步”。
战疫不后退:下沉社区支援基层防疫工作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好安全距离”“请到这边扫码登记”……在昌平区回龙观云趣园社区和房山区阎村镇绿城社区的防疫队伍里,活跃着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两名调解员的身影。他们放弃了五一假期休息,就地转为志愿者,承担社区的涉疫矛盾纠纷排查、核酸检测采样外围引导、防疫物资服务保障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扛起疫情防控的职责使命。两名调解员将疫情防控与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及普法宣传相结合,及时宣传相关法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引导广大群众充分理解和支持疫情特殊时期采取的各项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沟通不能停:灵活运用线上方式调解案件
“虽然居家办公,但是我们案件的调解工作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何剑华调解员如是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各调委会已经适应“不见面”调解工作节奏,采取“互联网+”调解模式,灵活运用“云呼”“微信”“腾讯会议”等多种线上沟通方式,在居家办公期间继续与当事人保持沟通,寻找案件调解成功的突破口,满足当事人双方及调解员防疫安全需求的同时,高效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同时,各调委会也非常关注排查涉疫矛盾纠纷,对企业因疫情引发的技术合同履行、不正当竞争等各类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疏导,及时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
案件不断档:非诉平台拓展案源初见成效
“疫情期间,又身处潘家园封控区,很多工作不能如期开展,但通过非诉平台,我们受理的案件数量不减反增。”中关村英普斯蔓软件行业知识产权促进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英普斯蔓调委会”)的刘乃嘉律师如是说。前期,北京保护中心指导英普斯蔓调委会等四家知识产权纠纷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非诉调解平台,参与非诉案件的调解工作,在缓解法院诉前调解案件压力的同时,为调委会拓展了案件来源,也为纠纷当事人提供了专业、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渠道。
下一步,北京保护中心将继续加强对知识产权纠纷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管理,坚持“抗疫不松懈 调解不停步”的工作理念,充分宣传人民调解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经验做法,推树典型案例和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提高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