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汕头市政府副市长彭聪恩、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逸夫共同为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赖恒辉、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班子成员、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领导以及中国(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企业代表出席揭牌活动。揭牌仪式由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陈晓华主持。
李逸夫局长首先宣读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发来的贺函并致辞。李逸夫局长在致辞中提到,省局的贺信既是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份激励。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汕头市市场监管局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创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以保护中心投入运行为切入口,进一步突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能、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形成“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知识产权有力保障。
揭牌仪式上,彭聪恩副市长、赖恒辉副秘书长、李逸夫局长分别向通过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通道获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代表颁发专利证书。
揭牌仪式后,有关领导同志参观了知识产权宣传区,并实地调研了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2021年12月31日,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成为正式运行的广东省第四家、粤东西北地区第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化工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开展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和导航运营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预审业务服务范围IPC分类号共59个,洛迦诺分类号14个。
正式投入运行后,经过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合格后提交的专利申请,能够享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22个月缩短至3-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7-8个月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6个月缩短至7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了审查周期,让创新成果快速得到法律保护。
今年2月,首件经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仅用5个工作日即获得国家授权。4月,首件经汕头保护中心快速预审的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从申请到授权历时仅33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局授权专利共计21件。
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成立汕头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汕头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已与广知院、市中院、市仲裁委签署了相关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去年以来,累计为创新主体提供维权咨询服务50多宗,办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182宗,一案件被省局评为典型案例并推选给国家局。同时,开展了生物医药与健康和化工塑料两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项目成果即将发布。此外,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2021年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接下来,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指示要求,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工作部署和“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致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为汕头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贡献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