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党史、转作风、抓落实”部署要求,枣庄中心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实现四个突破,有力破解维权援助难题,切实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一、创新维权援助形式。首创“主动找、热情接、及时转、优质服”维权援助形式,对接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知识产权律师、重点企业等,主动寻找维权援助对象,热情提供维权援助咨询,及时转接行政司法机关,为企提供优质服务。采取“主动找、热情接、及时转、优质服”形式,为滕州市某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维权援助,实现了企业预期目的,有力保障了企业的专利权益。
二、丰富维权援助内容。首创“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综合维权援助模式,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内容。我市山亭某企业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积极主动开展维权援助,分析研判案情、理清维权思路、提出起诉建议、指导证据搜集、提供诉讼服务,全力以赴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市滕州某人侵犯著作权案件,通过分对分在线诉条平台,主动开展诉前调解,及时为群众提供维权援助。在原来专利权维权援助的基础上,拓宽到了商标权、著作权等领域,首创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综合维权援助模式。
三、健全维权援助链条。首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维权援助全链条,建立重点企业维权维权援助库,积极对接沟通指导,维权援助覆盖知识产权创造、注册申请、转化运用、体系认证、人才培训、诉讼维权等全领域,健全了维权援助全链条,为企业提供全程精细化服务,助推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
四、提升维权援助水平。首创“公职律师+维权援助”机制,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率先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了公职律师制度,提升了单位法治化规范化能力,培养了专业化的维权援助工作者,实现了公职律师与维权援助的结合,维权援助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为我市的知识产权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