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维权 专利预审 侵权

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调解纠纷促和谐,服务群众解民忧

作者:来源: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1-07-09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积极引导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用贴心的服务、暖心的态度,为专利权人办实事、解难事,扎实推进“学党史、办实事”走深走实。日前,受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委托,汕头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就专利权人王某和被告汕头市某内衣厂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055XXXXX)纠纷调解案件促成调解,成功高效地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专利侵权纠纷。

2021年6月,专利权人王某起诉汕头市某内衣厂,诉称被告未经许可在某网络平台上售卖涉嫌侵犯其实用新型专利的内衣,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接受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委托后,汕头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分别与原告和被告进行沟通,了解双方调解意愿后,约定原告和被告通过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进行远程线上调解。

在线上调解现场,最开始被告认为其并不存在侵权行为,调解员根据之前接触的相关案件经验,结合行业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述给被告加以说明,最终使得被告清楚了自己的侵权行为,承认涉案产品落入专利保护范围,但是被告无法接受原告提出的索赔金额,双方认定的赔偿数额差距过大,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针对这种情况,调解员采用分头调解的方法分别与原告、被告进行沟通。为了促进调解成功,调解员先后查阅了《专利侵权行为认定指南》、《专利纠纷行政调解指引》等书籍,查找相似案例,了解过往案例中对该类型案件的赔偿数额标准。首先积极与原告沟通,讲事实摆证据,结合类似案件的赔偿数额标准,经过一番沟通,原告降低赔偿金额。随后,调解员又与被告进行沟通,从知识产权案件性质,类似案件判赔额度以及国家现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等角度逐一解决被告的疑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瓦解其抵触情绪。案件历时十余天,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原告同意撤诉,本案成功结案。该案件的顺利调解,是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搭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的生动实践,推动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迈入新阶段。

2021年4月底,汕头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成立,调委会主要负责以人民调解的方式为汕头市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公平公正、独立高效、快速灵活的解决渠道。该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快速高效调解,体现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优势,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融入工作中,想群众之想,解群众之困,真情服务温暖民心。目前,调委会已调解案件10宗,用贴心的服务、暖心的态度,为专利权人办实事、解难事,切实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

下一步,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立足更高站位,进一步拓展调解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人民调解机制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积极作用,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更好服务当地企业,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实现新时代汕头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