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考核验收并正式开通运行以来,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服务首位, 积极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4月19日,印发《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请主体备案管理办法》,率先采取全面开放、随时受理、定期公告的常态化备案审核机制。建立一站式预审服务平台,全市申请主体备案和预审案件提交已全部实现线上运行,方便快捷安全地实现备案文本传送、预审申请、答复等业务办理。上半年,已有999家备案主体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复核进入快速审查通道。
二是提高预审的质量和效率。为充分发挥专利预审服务优势,集聚合力持续提升专利创造质量。中心分别于5月8日、5月14日、6月8日、6月29日面向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产业园区、企业开展四场专利预审业务专题培训会,使其充分了解保护中心的业务开展,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中心通过不定期举行预审业务研讨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挂职领导逐案复查指导等举措有效提高全体预审员的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半年,中心共受理专利申请227件,预审合格125件,已成功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外观设计专利6件。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中心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举办了“知创南通 智汇江海”专家行、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活动。宣传活动得到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江苏网、江苏经济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通政府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与南通电视台大家有约栏目合作,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知名知识产权专家马一德教授拍摄制作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节目。5月18日-21日,协助市市场监管局举办“2021中国南通国际高端纺织产业博览会”,中心共派出3人次进驻展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共计巡查相关参展商800余家,发放《知识产权基础问答(上、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展会期间,发现假冒专利、专利标识不规范案件线索25件,并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有效提升了参展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展会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有效地维护了展会的交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