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贯彻落实省市两级知识产权保护大会精神,严格遵循市委书记周江勇提出的“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让杭州成为全球知识价值实现的热土”目标任务,6月17日下午,维权援助与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座谈会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召开。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全市首批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队即将入驻保护中心,14名维权援助专家和20名人民调解员正式受聘。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许肖杰、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制处副处长王晴、市局知识产权处调研员吴国仓出席了会议,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代表受邀参加了活动。
座谈会上,许肖杰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筹建情况。他指出,保护中心是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的“桥头堡”,维权援助与协同保护是保护中心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此次全市首批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队的入驻,将作为中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有力补充,通过有效结合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好地满足本地企业和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
市司法局王晴副处长详细阐释了人民调解工作发挥预防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和背景,以及调委会作为专业性调解机构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开辟了新渠道的重要意义。他要求受聘的调解员要以专业的能力、公平公正的态度、规范化的调解管理做好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提高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权威性。
市局知识产权处吴国仓调研员通报了杭州市局有力推进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机关专业性,积极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情况。
随后,许肖杰主任、王晴副处长和吴国仓调研员共同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及人民调解员代表颁发聘书。
杭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重要一环,是多元共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自今年4月25日调委会正式授牌后,保护中心加速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杭州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先后与市司法局、市中院开展业务对接,与中国计量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今后,保护中心将以调委会为载体,继续推进诉源治理,打造调解工作品牌,着力构建‘预防+调解’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为全市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开辟快速、灵活、便捷的纠纷解决路径,有效解决维权举证难、诉讼周期长、成本高等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全市源头创新和全链驱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创业创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