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维权 专利预审 侵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1′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来源: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1-04-26

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交流,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联合主办,海淀区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2021′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于2021年4月26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靳学军、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杨东起、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出席论坛并致辞。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高质量发展1.jpg

知识产权业内专家学者及众多高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围绕“知识产权与高质量发展”、“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知识产权策略”等主题展开对话和交流。同时,在本次论坛上,海淀区发布了2020年知识产权白皮书,启动了2021′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发布了知识产权十大科技创新典型案例。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高质量发展2.jpg

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不断创新举措,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主动融入科技创新和两区建设主战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知识产权创造继续领跑全市。2020年海淀区发明专利申请量65222件,同比增长8.5%,占北京市的44.6%;发明专利授权量33829件, 同比增长26.3%,占北京市的53.5%;PCT专利申请量3497件,同比增长32.9%,占北京市的42.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504件,是北京市的3.2倍,是全国的31.9倍。在第21届中国专利奖表彰当中,海淀区驻区单位荣获3项中国专利金奖,占全国专利金奖获奖总数的10%。2020年,全区商标注册8.7万件,区域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56.2万件,占北京市的25.3%。

高价值专利培育初见成效。2018年以来,海淀区推出高价专利培育计划,着力推进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生态系统。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建设专项,支持驻区高校院所、新型研发平台、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产业联盟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培育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价值专利,截至目前已支持建立23个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举办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作为国内首个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主题的创新大赛,该项赛事已连续举办三届,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优秀项目报名参赛,其中进入决赛的项目涉及高价值专利共计1609件,PCT专利171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7项,实现专利质押融资6500万元。全国首创的海高赛模式有效推广和交流了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经验和理念,也在广东、山东、四川、长三角等地成功复制推广,许多优秀的参赛项目赢得了资本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知识产权服务和协同保护格局逐步完善。目前海淀已汇聚200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围绕科技创新的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优势凸显。同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依托产业园区和专业机构布局了区域1+11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搭建了10个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站点,服务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面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快保护,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大幅缩短专利授权周期。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日益完善,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等形式建机制、搭平台,有效构建了行政、司法、调解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相联动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海淀区将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中央要求,落实本市部署,在保护中促运用、在运用中强保护,深化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打造知识产权示范高地,海淀区知识产权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创造,更加突出高水平保护,更加突出高效率运用,更加突出高标准服务,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肩负起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责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