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三高四新’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沙龙活动”在长沙知识产权法庭举办。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肖娟闻和维权部工作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法院法官、企业代表、高校教授和学生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和“新类型商标的司法保护”两个论题展开。参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就知识产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时故意的认定、基数的确定等要点问题,以及如何把握非常规性商标的显著性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肖娟闻副主任根据我国目前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中心的维权援助服务和协助行政执法工作,通过分享“樟树港辣椒”、“炎陵黄桃”等行政执法案例,认为行政救济在某些情形下更具主动性和高效性,主张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要有效对接、协调运行,才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此次活动是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以来,长沙中心积极与法院建立联系,作为特邀调解组织,接受法院委托开展调解工作,调解案件361件,为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提供更多的纠纷解决渠道,高效化解纠纷;制定了《专利侵权判定咨询工作管理规定》,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法院出具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意见10份,协助办案法官准确、高效认定技术事实;多次与法院开展业务交流,就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适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
下一阶段,长沙中心将继续加强与各行政部门的交流协作,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经验互鉴,深入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