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韩国的知识产权金融市场总额首次超过了2万亿韩元。知识产权金融指的是以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为基础的融资活动。金融机构会对某一家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投资等形式来向企业提供资金。
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的局长Kim Yong-rae表示,在2019年突破了1万亿韩元大关之后,韩国知识产权的融资规模迅速上涨了52.8%,并在2020年达到了大约2.6万亿韩元。在这其中,具体来讲,在2020年,韩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已达到大约1.9万亿韩元,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规模有7089亿韩元,而基于知识产权的投资规模则有2621亿韩元。
同时,知识产权融资金额的扩大也有助于帮助韩国的中小企业克服因新冠疫情爆发而引起的财务问题。例如,那些缺少足够有形质押物或者因信用等级较低而难以从常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创新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知识产权资产来获得资金支持。
根据一项在2020年开展的、涉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别利率所造成影响的调查,在所有接受调查的1608家企业中(这些企业均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获得了贷款),有74.4%的企业(即1197家企业)的信用等级都处于BB级及以下。在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利率平均可达到3%到4%的情况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资产获得的贷款利率往往也会低很多,而这也会进一步降低这些企业的负担。
此外,这份调查报告还指出,上述受访企业在2020年获得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同比增长了2.5倍,超过了1万亿韩元。而且,韩国的私人银行似乎非常愿意开展此项业务,因为在所有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当中,由私人银行提供的资金占比能够达到68.5%(即7483亿韩元)。特别是,韩国兴业银行、友利银行和新韩银行都已专门针对那些拥有大量专利的公司扩展了自己的贷款服务范围,并以此帮助很多因缺少资金而犹豫是否要放弃专利商业化计划的中小企业顺利渡过了难关。
在这其中,就有一家曾试图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临床实验的企业在急需资金的时刻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信用额度。而为了继续推进疫苗的研发工作,这家企业决定将自己所拥有的、涉及“转基因剪刀”的7项专利技术作为质押物,并以此获得了20亿韩元的贷款。
从整体上看,尽管韩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在2020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涨幅,但是知识产权担保融资额仍出现了小幅的下滑。据统计,2020年韩国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额为7089亿韩元,较2019年的7240亿韩元下降了2.1%。
不过,利用“在线专利评估系统”这一渠道获得的担保融资在2020年却出现了大幅的攀升,达到了2500亿韩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44.5%。显然,这一数据的飙升预示着知识产权所有人对于及时评估知识产权资产价值以获得充足资金的强烈需求。因此,当那些尝试开发网络广告平台的初创企业因缺少销售数据而无法从金融机构那里获得运营资金时,它们可以拿着KIPO在线出具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文件来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除此之外,2020年韩国基于知识产权的投资规模达到了2621亿韩元,这一数据较上一年提升了35.6%。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要归功于韩国在2020年7月实施了知识产权金融投资活力化政策,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该国私人投资机构对于知识产权投资的日益重视。
2020年,韩国对于一些具有较大潜力的专利技术的直接投资额也增长到了上一年的4倍之多,达到了462亿韩元。
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中小企业也是可以吸引到知识产权投资的,并以此为契机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例如,在2013年,一家专门生产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材料的韩国企业就凭借其所拥有的、与材料有关的专利技术成功获得了16亿韩元的投资。而截至2020年,这家企业已经被公认为是全球太阳能电池材料行业的领军者。
KIPO知识产权政策处的负责人Park Ho-Hyeong表示:“鉴于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知识产权融资的增长阶段,如何在金融市场中保持正常的增长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KIPO将会不遗余力地为创新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例如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评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