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进商标纠纷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行业自律机制优势,从诉源上快速有效化解纠纷,7月24日,中国(北京)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召开商标纠纷调解工作座谈会(以下简称“北京维权中心”)组织召开商标纠纷调解工作座谈会。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协调处,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部分区知识产权局及基层法院,以及中华商标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3家行业性、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北京维权中心介绍了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西城、朝阳、海淀、通州区知识产权局分别介绍了本区商标纠纷情况及诉源治理的需求,分析了商标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区人民法院分别介绍了本院商标司法案件情况和诉调对接需求,希望有知识产权专业背景的调解员对接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案件调解。3家调委会分别介绍了本调委会总体情况和优势,展示了承接并调解商标案件及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强烈意愿及调解能力。
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协调处从优化营商环境角度提出了各区局在日常检查管理中加强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引导、完善调解工作管理制度等建议。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分析了调解工作对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司法机关可通过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北京维权中心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调解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调解组织要主动作为,提高行业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在行业内普及“有矛盾找调解”的观念,从诉源上快速有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自2011年以来,北京维权中心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积极推动构建首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了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社会组织为主体、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司法部门确认保障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管理的14家调解组织累计接收案件15008件,调解成功率为60.81%,为权利人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下一步,北京维权中心将认真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建设,深化诉源治理,优化诉调对接模式,加强调解工作宣传,提升调解员纠纷调解能力,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