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中国(北京)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主办,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承办的《侵害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确定损害赔偿的指导意见及法定赔偿的裁判标准》(简称“《指导意见》”)专题分享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三位法官就该《指导意见》进行了深入解读。本次活动吸引来自北京市重点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300余名知识产权从业者参与。
三位法官为《指导意见》的核心起草人员,分享了《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制定过程。重点介绍了损害赔偿坚持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导向,遵循填平原则,体现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侵权损害司法认定机制;为大家解读了法定赔偿额的数据标准从何而来,法官确定损害赔偿的路径和四个基本考量要素,以及裁量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按照《指导意见》的篇章结构,法官对侵害著作权、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等7类案件适用法定赔偿时的基本裁判标准以及酌情增减赔偿倍数的考量因素逐一进行详细解读,并回应了实践中一些困扰当事人的误解。在自由讨论环节,三位法官与参会人员互动,针对参会人员普遍关心和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回应。
本年度,中国(北京)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与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将持续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知识产权维权热点问题共同举办系列活动,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