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大幅攀升,当前在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存在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等问题,严重挫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烟台保护中心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协作、司法保护、调解、仲裁等协同保护体系,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了全市乃至跨区域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烟台保护中心同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订《关于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全省第一家跨地域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综合服务平台,成功调解4件案件,诉调对接成效初显;成立烟台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烟台市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并组建由23家协作单位和70位专家组成的智库,强化国内外知名专家对仲裁和调解工作的智力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制定业务规范、建设工作队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与烟台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建立覆盖全市28家知识产权保护分支机构,形成中心—分中心—工作站三级维权援助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