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知保中心)成功调解首宗法院委(托)派的知识产权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经调解,双方当场达成和解,被告支付原告赔偿款, 委(托)派法院已裁定准予原告撤诉。案件从接收到结案,全程不到10个工作日。
本案是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通过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以下简称“一站式”平台)委派(托)知保中心的第一批案件,标志着以知保中心为枢纽的 “一站式”平台,在探索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自去年12月“一站式”平台挂牌以来,知保中心在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规范管理,专业引领。知保中心先后制定了《纠纷调解规则》《协调调解组织办法》《调解组织入驻及调解员选任办法》等规范文件,明确调解组织、调解员的工作职责。知保中心与委(派)托单位合作建立调解案件的周转分配制度、数据通报制度以及联系协调制度,搭建起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衔接机制。同时组织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版权协会、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联盟三家具备知识产权调解能力的调解组织入驻知保中心,并遴选出121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调解员开展调解业务。
二是夯实基础,拓展资源。知保中心落实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引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多元化解纠纷信息平台“深融”信息系统、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站,为开展知识产权调解工作提供平台支撑,打好合作基础。同时,知保中心积极与宝安区人民法院、龙华区人民法院等基层法院以及深圳市商标协会等行业组织洽谈调解业务合作,充实“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专业资源。
三是培训宣传,预防侵权。为了提升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了解,提升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保中心充分发挥“一站式”平台的枢纽作用,通过面向全市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系列培训,进一步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络公益讲座,同各协同保护单位开展合作等多种途径,普及知识产权知识,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侵权行为。
下一步,知保中心将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筹领导下,以法院委派(托)案件为骨干,以行政机关委派(托)以及当事人申请案件为两翼, 以知识产权调解工作为抓手,不断完善诉调对接、仲调对接等合作机制,以实际工作推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