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泉州保护中心”)召开泉州保护中心分中心工作座谈会,总结分中心建设阶段性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共商下一步工作计划。泉州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及业务科室、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科、分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
一年多来,各分中心高标准推进分中心建设,推动落实办公场地选址与改造、人员队伍组建与培训等筹建工作,全面开展预审咨询指导、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累计引导614家创新主体成功备案专利预审申请主体,提交预审申请2346件,配合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案件54件、专项行动4次、培训10场,协助出具知识产权鉴定咨询意见书27件,开展“知识产权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专题活动10场,切实增强了区域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捷性、精准性、可及性,有效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会上,鲤城、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和德化等6家分中心依次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全面总结了分中心工作成效,立足区域产业特点,提出了重点产业专利池建设等创新性工作计划。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科、泉州保护中心业务科室与各分中心就精准服务创新主体、跨区域协同保护等方面深入交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各县市区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为提升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添砖加瓦。
泉州保护中心主任邱江鸿对各分中心工作给予肯定,并就持续做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明确定位、主动作为,围绕产业特色和企业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中心服务新模式。二是强化区域联动、聚合服务资源,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加强辖区内知识产权跨部门协同工作。三是加强宣传、提炼典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分中心建设模式和服务举措,进一步扩大分中心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
下一步,泉州保护中心将进一步巩固此次座谈会的成果,加强对各分中心的业务交流,深化协同联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服务窗口前置、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知识产权资源平台下沉。